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心理 > 心理輔導 > 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建構與培養(yǎng)

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建構與培養(yǎng)

2009-09-02 15:37:12新豐中文章作者:季希彥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健康人格、能適應社會需要和時代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通過各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因此,學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不但要把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作為重要任務,而且要把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

  2、高一學生面臨著從初中階段向高中階段轉型的適應過程,是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往往表現出缺乏自信、煩躁沖動、無法承受挫折、自我封閉、不愿與他人合作、自卑、害怕競爭等心理或行為特征。

  3、重點高中的學生在進入高中以前是家長、老師的“寵兒”,是其他同學仰慕的對象,進入高中以后,由于壓力和競爭的加劇,他們的位置、地位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他們中的許多人無法很快適應這一變化,因而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或困惑。如何有效地把心理教育的根本任務與重點高中學生的這一現實情況及學校的教育機制相融洽,使教育真正實現其根本目的,是一個值得探索和實踐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們于2001年7月確立了“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建構與培養(yǎng)”這一研究課題,同年,課題被確認為江蘇省教育科研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和目的內容

  本課題主要理論依據是認知輔導理論,它以認知療法包括艾利斯(A.Ellis)的理性情緒治療法(RET)、貝克(A.Beck)的認知治療和梅欽鮑姆(Meichenbaum)的自我教導治療法為主要內容。其中艾利斯的理性情緒理論又稱ABC理論,是我們開展認知輔導最主要的理論依據。

  研究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構建與培養(yǎng),旨在適應時代的需要,探討構建、培養(yǎng)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內涵、意義、任務、目標、內容、方式及途徑等,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高一學生在學習、自我、人際關系、生活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問題,在學校、家庭社會之間構建起高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促進高一學生身心健康、盡早適應新的環(huán)境以期全面發(fā)展。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針對高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較差,對自我認識不全面,對新課程、新環(huán)境缺乏適應力,調節(jié)、支配自己行為能力不高的現狀,課題研究側重于提高學生自我意識,訓練學習方法,培養(yǎng)高一學生自我調節(jié)能力。即:

  1、認識自我。通過向高一學生介紹他們所處年齡階段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點,對高一學生進行氣質、性格、能力的心理測試,使之真正了解自己的氣質、性格和能力等,對自己有個正確的評價。

  2、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高一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提高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幫助高一學生分析氣質、性格、能力等個性心理特征與學習方法的關系,找到符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讓學生了解青少年人際關系的個體心理特點、群體心理特點、人際關系的心理調節(jié)以及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使之掌握人際關系交往的基本知識。

  4、正確對待挫折。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避免消極反應,正視現實并力求通過努力采取相應策略盡快走出困境。

  三、課題研究的過程

  我們感到心理教育科學性很強,沒有人給予科學的指導就很難走上正規(guī)的道路,所以中學心理教育必須科技領先,必須與科研相結合。2002年,我們與鹽城師院建立了協作關系,與教育心理學系的有關教師進行了多次的研究探討,并邀請了在心理教育方面頗有研究的劉強副教授作為課題組的主要成員,學校組建了由校長直接領導的心理研究課題組的基礎上組建了學生心理輔導室,安排兩位老師負責心理輔導室工作。制訂了《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成立了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保證了我們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正常進行。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開展了以下工作:

 。ㄒ唬├迷撜n題量表進行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對2001年入學高一的485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獲得了高一學生在焦慮、抑郁情緒及各心理應激源等方面的數據,同時在初中部和城區(qū)二中也進行了同樣的調查,數據反映出豐中高一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指數均大于初中學生平均的3~4個點,大于二中學生平均的1~2個點,所以焦慮、抑郁情緒量表上的平均數也比較大。就是說,高一學生承受著比初中學生高的心理壓力,也承受著比其他學校學生高的心理壓力,這就再次引發(fā)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心理教育重要意義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二)以量表為基礎,建立心理檔案

  從2001年9月我校利用研究課題中的量表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調查的資料作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的依據,并輸入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比較。心理檔案以班級為單位存檔,目前建立心理檔案建3500份。建立心理檔案的目的有二個,其一是為了對各個班級的學生心理狀況進行了解和分析,以便針對班級特點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其二是在對個別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前,為心理輔導教師準備好一份備用參考資料。

  (三)在專家指導下,開展學生心理輔導

  我們學校十分重視心理輔導室的作用,在鹽城師院專家指導下我們學校的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有序地進行。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開展了以下工作:

  1、適當加強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黑板報和電視、廣播的作用進行心理教育。

  2、建立心理輔導網絡。各班推薦兩名學生作為心理輔導聯絡員,男女同學各一名。負責本班同學與心理輔導室的聯系工作。

  3、安排心理輔導課。各班每一學期安排一節(jié)班隊活動課作為心理教育輔導課。

  4、建立家長學校制度。每年對各班學生家長作一次講座與座談形式相結合的活動,商討情緒與中學生身心健康、認知發(fā)展、個性、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關系和對學習的影響。

  5、分階段、分層次進行團體性心理輔導教育。

  6、設立心理輔導聯系箱。學生覺得有心理問題與個體心理沖突時,可以通過心理輔導聯系箱直接反饋給心理輔導室,以便進行及時協調 。

  7、進行個體心理輔導。

  為了協助一些學生自查,心理輔導老師還將心理健康咨詢自查軟件,安裝在心理室的計算機內,此軟件適應性廣、保密性強,是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自我測試的最好的工具。

  兩年中,我們學校與鹽城師院心理教育系聯合對本課題的研究有很多收獲,研究結果所得到的量表在我們城區(qū)其他學校得到了直接的應用,而且具有良好的實際效果,我們認為這個課題的研究成果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前景廣闊。

  四、實驗措施

  課題組成員通過學習國家有關教育發(fā)展文獻以及教育實驗、學生心理咨詢、心理衛(wèi)生專著、《教育研究與實驗》雜志中的相關論文,根據學校具備的條件、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國內外心理輔導、心理咨詢的做法制定了以下實驗措施:

  (一)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其主要內容有:學生個人和家庭基本情況。入學時的健康、學業(yè)、獎勵,實驗前的心理測試、調查問卷結果,重大的或突發(fā)性的對學生有較大影響的事件記錄及簡要的分析,主要事項匯總記錄等等。

 。ǘ╅_展個別心理咨詢

  學生的心理是復雜、隱蔽和微妙的,為了更好地疏通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必須重視和充分發(fā)揮個別咨詢的作用。我們專門成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咨詢活動通過明暗兩條線進行,明線是由學生主動找教師咨詢或教師直接找學生輔導,暗線是指通過開設“心理信箱”讓學生反映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平時難以啟齒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三)加強小組心理輔導

  小組心理輔導是介于集體輔導和個別心理指導之間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具體做法是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心理問題,然后歸類,在課外或課內逐類解決。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成立了“志向與上進心”、“價值觀”、“集體榮譽感”、“明辨是非與愛憎分明”、“堅強意志”、“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愛心”、“生活自理”、“勤儉節(jié)約與吃苦耐勞”、“適應團體生活與社交”等13個輔導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心理講座、經驗介紹、座談、討論,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

  (四)所有學科協同教育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復雜的長期過程,需要所有學科共同承擔、協調合作、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因此宜把常規(guī)教育和心理輔導相結合。我們提倡借助常規(guī)教學對學生進行智力訓練,引導學生多討論、多質疑,進行探索性的教學;分析一般的學習方法以及各學科具體的學習方法,進行專門指導,并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悟學法;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在教育藝術方面,我們側重于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減輕學習焦慮,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教育途徑上,我們提倡各學科充分體現自身特色,發(fā)揮潛在的心理教育因素。任課教師及時交流在教學中發(fā)現的學生心理問題,與有關實驗教師討論問題的性質及其解決方法。

  (五)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鼓勵合理競爭

  通常情況下,學生存在著兩種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一是逃避競爭的心理,這以來自農村的學生為主。另一種是不正當的競爭,采取諸如敵視、破壞、考試作弊、故意影響他人學習等不正當手段取勝。對此,我們一方面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學生解放思想,面對現實,開闊心胸,培養(yǎng)戰(zhàn)勝困難、知難而進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作風;另一方面,加強成功的體驗。我們把具有相近知識的基礎有相同特長的學生分編成組,實施基礎較為一致的公平競爭。在分組競爭中,多進行個體內部差異的評價,以自己過去的表現作為參照點評價自己的目前狀態(tài)。強調自己的進步,以加強自信心。

  (六)引導家長協調教育

  舉辦家長學校,改進家長對孩子的思想觀念、教育方式,讓家長學習心理輔導的基本方法。召開家長會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長小組會,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動態(tài),解決已發(fā)生的問題或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引導家長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特長,不片面追求“高分數”,而要全面發(fā)展。鼓勵家長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權。尊重人格,不獨斷專行,不傷自尊心。同進避免對孩子過分遷就,或喪失信心,放任不管。

  五、課題研究的效果與分析

 。ㄒ唬┤娣治銮嗌倌陮W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1、造成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的潛在原因

  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使許多學生的心理壓力得不到合理的釋放和宣泄而引發(fā)一系列的問題,造成性格扭曲、精神壓抑等現象頻頻發(fā)生,甚至有些心理問題已經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影響。

 。1)從課程設置和師資配備看。關于學校要重視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吁已有很多,黨中央、國務院及教育主管部門也制定了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但是,迄今為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尚未列入教學計劃之中,許多的中小學還沒見什么響應。一般的中小學教師對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什么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很清楚,對心理保健與心理咨詢的知識也知道甚少。

 。2)從社會用人機制看。從目前社會的用人機制看,主要注重的是學歷水平、文化知識、考試成績、身體狀況,很少有用人單位考慮被錄用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這樣難免導致人們目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因此受到極大的沖擊。

 。3)從學校教育評價看。學校教育應該要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健康發(fā)展作為教育的評價標準。但從傳統(tǒng)教育價值判斷標準看是以知識接受的多少、考試分數的高低來衡量學生的能力,以學生成績的好壞來考核教師的水平。對學生思想的評價強調的是以社會進步為本位,以滿足國家的需要作標準,忽視了以主體性為本位,扼殺個人的需要;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注重的是科學價值,忽視人文價值,從而偏離了它以人性發(fā)展和個人需要為最高使命的宗旨。

  (4)從教師教育觀念看。長期以來,教師關注的往往是教學中的認知因素,而忽略了情感因素;教學過程講究的是科學性與嚴密性,而缺乏教學的民主性與平等性。教師注意的是書本知識的傳授,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思想品行、道德情感、生活能力、意識觀念、人際交往等的培養(yǎng)至今卻未能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5)從家長養(yǎng)育子女看。如今,大多數的家長關心的是孩子的身體疾病和學習成績,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卻不大重視。認為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好,就什么都好。沒有了解孩子內心深處有什么想法,孩子有什么想法不能毫無顧忌地講出來,家長也就不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6)從學生自身認識看。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有相當多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好一切皆好”的錯誤想法,學生本人不關心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有的自從上了學校,就“沒有一天高興過”,“活得很累”,結果帶著心理病態(tài)走向社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經不起風吹雨打,不思進取、不會與他人協作。最終成了社會的累贅,“應試教育”的犧牲品。馬加爵的事件說明人格的心理教育是不可忽視的。

  2、造成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遺傳素質只是給人的心理素質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一個人的心理素質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和自身的努力。

 。1)學校教育問題。中小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生活,學校教育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起著直接的影響。目前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教育思想的陳舊。二是教師自身心理的不健康。三是心理教育方法存在著偏差。這些都影響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

 。2)家庭環(huán)境問題。家庭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而心理環(huán)境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決定因素。心理素質包括父母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還包括祖父母和父母及孩子的關系,以及家長自身的心理素質。如何與父母相處成了青少年學生的心理負擔之一。

 。3)社會環(huán)境問題。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在改變。青少年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常常很敏感,崇尚時髦,追隨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最易被感染或鼓動,也容易批評傳統(tǒng)的社會觀念。

  (4)自我意識問題。青少年學生隨著心理逐漸成熟,在他們內心世界有許多復雜的事情要考慮、要操心。其中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己的信心,是青少年學生常常遇到的內心顧慮。如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評估過低或因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的自卑心理;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納自己造成的孤獨心理;當自己的愿望、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產生了失望、憂郁等心理反映。

  (二)對高一學生的心理問題作了深入細致的調查分析

  高一學生處在人生中的青少年時期,正是個體從兒童進入青年階段的一個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開始關注個體與社會、團體的關系,開始注重情感的體驗。但是由于他們缺乏經驗和自我調控能力,所以心理波動十分顯著。這也是形成高一學生行為規(guī)范問題和學習困難問題的主要原因。具體講,主要有這樣幾具方面:

  1、陌生的師生、同學關系。在初中,教師總跟班,有的甚至連午休也管,管得細,學生對教師有依賴感;到高中,教師只是上課或自習才輪到上班,班主任也不是經?梢耘龅蒙系,學生找不到依靠,總覺得教師離自己很遠。如果高一年級新生老是依戀舊時的群體,新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是不會自然形成的。

  2、不適應多門學科的學習。初中一般只上5-7門功課,一上高中,就得上10門以上的功課,高一新生容易產生手忙腳亂的感覺,失去協調和自控能力,有的甚至失去自信心,需要教師從心理和學法上給予及時的指導。

  3、盲目的自信與自卑。一些尖子生信心十足,意氣風發(fā),也有一些在初中時的尖子生因為學習競爭的激烈,進入高中后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會心灰意冷。借讀生、計劃外的學生入校后,一般都是自卑感與心理壓力較大。但是,學生都有強列的好勝心,人人都想成為強者,渴望成功,高一新生不管是自信或自卑,都對新學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有展現自我的欲望,這是教育他們成長的契機。

  4、矛盾的思維方式。初中三年養(yǎng)成的認知習慣影響著他們接受新事物,他們常用懷疑的眼光看著教師,或勇敢地對高一年級的新老師提出質疑。但在另一方面,他們的自我意識又迅速發(fā)展,開始遠離教師和家長,他們有心里話更愿意對同伴講。對初中老師形成的服從、依賴與進入高中萌發(fā)的自我意識并存,這是他們思維的主要矛盾。

  (三)針對高一學生的心理狀況,我們認為,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建構可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耐挫折能力

  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一個人沒受過任何挫折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但是目前許多家庭對孩子卻是過分保護,惟恐孩子受挫折。尤其是孩子進入高中階段后,他們只求孩子學習成績好,讓他們免受一切挫折,以至使孩子缺乏生活的鍛煉,養(yǎng)成依賴心理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極差,一旦挫折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就會驚恐萬狀,茫然無措,甚至是容易因絕望而輕生。正因如此,在挫折日益普遍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的耐挫能力,對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人格的不斷完善,增長才干和取得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青少年實施挫折教育,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有助于提高耐挫能力,也會對其個性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根據耐挫能力培養(yǎng)要求與內容,以及依據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來確定方法。培養(yǎng)耐挫能力方法很多。如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②指導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特點的抱負水平,③發(fā)展學生內部控制點,④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⑤角色的扮演,⑥情緒療養(yǎng)等方法。⑦加強個性修養(yǎng),培養(yǎng)理智感。⑧要不斷調整自己奮斗的目標。

  2、要培養(yǎng)學生調控學習焦慮的能力

  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提供的資料,中學生中有36.7%的學生存在著學習壓力上的心理問題(見2000年1月10號《中國教育報》)。目前高中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問題,主要是學習焦慮。高中學生存在的學習焦慮,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學生長期處在一種過度緊張、恐懼的狀態(tài)之中,這不僅會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且對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在此提出下列一些學習焦慮異常調控方法,與大家探討。

  a、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了解心理自我?赏ㄟ^科學的心理測試,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成熟程度,了解自己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和思維的敏捷性,了解自己的進取心、考試焦慮程度、意志狀況,了解自己學習的習慣和方法等等,為教師的心理輔導提供了科學依據。

  b、教師、家長首先要控制自己的焦慮,用自身的最佳水平去影響、感染學生,控制學生學習焦慮度。教師要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避免對學生施加對其自尊心有嚴重傷害的刺激。

  c、任課教師要經常對學生的有關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要向學生施加過多的學習壓力,合理安排作業(yè)、測驗、考試的時間、內容,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可應分層提出要求,不搞一刀切。

  d、“心病還要心藥治”。教師應鉆研《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原理》、《教育學》等教育理論書刊,從中找到治病的“心藥”。

  e、指導學生科學用腦。

  f、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教師與家長取得共識,獲得學生情況的第一手材料,消除一些調控的干擾因素。

  g、開展心理咨詢與“熱線”對話,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經常找學生談心,或設立班主任信箱,經常與學生溝通心靈,診斷學生的“心病”,教育學生要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緒,使過度焦慮的學生宣泄渠道得以暢通,以減輕“心理壓力”,達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h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從焦慮異常的情境中解放出來,擺脫煩惱,超脫自我,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調整自己。

  3、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

  要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與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人際關系的原則與技巧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競爭、學會拒絕以及尊重與支持等。

  高一年級的新生最怕老師對他置之不理,產生失落感,以為老師不管他了,每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信任、理解與尊重。作為教師應明白,實現師生交流的主動權在教師,教師可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活動密切師生關系: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多與學生接觸,盡快讓學生認可老師,完成新舊環(huán)境的轉換;還應該注意把師愛平均分配給每個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笑容、甚至一個手勢都可以傳遞師愛,都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都可以縮短師生的距離。在定期的班會、談心中,教師應敢于敞開心扉,給學生留下可親可近的印象,促進師生間的心理相容;要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幫助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

  要引導學生處理好同學間的關系。要讓學生理解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使集體責任感成為學生行為的準則,解決學生間的沖突,應用集體責任感來約束,教育效果會更好;個人與個人的關系是人際關系的難點,其中女生之間、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原則更為重要。要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培養(yǎng)學生間彼此像兄弟姐妹一樣的和睦相處,互相信任和尊重對方,團結、友愛、互助,讓每個學生都體味到來自集體的家庭般的溫暖,自然而然地使每個班級成員對這個集體產生一種向心力。

 。ㄋ模┭芯苛藢W校構建和培養(yǎng)高一學生心理素質的方法

  1、將心理教育融入一切中學教育活動中

  在現代教育中應把心理教育滲透到各個教育領域中,以受教者為出發(fā)點,理解其心理變化特點,因材施教。

  (1)將心理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學校心理教育的實施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過程。這就要求科任教師積極參與心理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學科教學中的潛在心理教育因素,適時、適度地滲透在學科教學中。

 、偌ぐl(fā)學生對所教學科的興趣。我們對學生講清該學科知識對升學、對未來生活、對待事業(yè)以及為國為民多方面的重要性,將遠景和近景效益客觀分析給學生,以激發(fā)他們的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講清該學科在各科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不要偏科,全面發(fā)展;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過論理和展示學科的美,去說服和吸引學生主動地鉆研讀學科;改善教學方法,突出主導作用,讓學生動耳、動腦、動手、動口兼而有之;注意提高學習效率,不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學科如何重要而給學生加碼;端正教學態(tài)度,對學生理解、尊重、信任、愛護,將嚴格要求與恰當運用方式方法相結合,為他們排憂解難,對他們進行感情投資,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好感,從而使學生對該學科產生 較濃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學好該學科。

 、谶M行學法指導。學科學法指導是任課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心理教育內容。成功的教師不僅要自己會教,更要努力使學生會學,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指導學生掌握定計劃、預習、聽講、記筆記、課后復習等的有效方法,指導學生觀察、閱讀、記憶、思維。

 、劢Y合學科特點進行智力訓練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除了先天遺傳影響外,與其后天的訓練和培養(yǎng)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說來,每個學生的大腦中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有待我們去開發(fā)和科學利用。我們讓學生懂得科學用腦并有意識、有目的地結合學科內容,指導學生進行記憶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感知力、注意力等各種智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使他們得以更快地發(fā)展和提高;高度重視學生的用腦衛(wèi)生,創(chuàng)造寬松而有利的條件和環(huán)境;注意讓學生勞逸結合,根據大腦的疲勞規(guī)律,要求并監(jiān)督學生適時休息、學習、運動相交替,同學習內容相交替,真正維護學生身心的健康。

  ④杜絕對學生的不良刺激。不良刺激影響學生的情緒,甚至極大地損害學生的心理健康。一定要堅持積極以暗示、正面教育為主,多從積極的方面去觀察學生,多鼓勵、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揚,使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獲取信心,帶著樂觀、愉快、輕松的心境去學習;即使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有違紀現象,也是不動聲色或用眼光、姿勢加以暗示、制止,不要動輒將學生趕出教室,不輕易向學校領導、班主任、家長告狀,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于自制力不夠強、已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特別是學習差、紀律也差的學生,除了正面引導外,必要的批評和懲罰也是要有的,但一定要慎重地選擇批評的方法。

 、菖Ω愫脤W科活動。學科活動中蘊藏著巨大的心理教育因素,是能夠有效擴大心理教育影響的重要渠道,是科任教師進行心理教育的極好機會。我們有意識地將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心理承受能力的訓練滲透過去,和學科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活動訓練,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膽識、自我規(guī)范習慣,又能提高活動效果,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

  (2)與德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意志。

  德育是要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意識傾向性,特別是要培養(yǎng)道德意識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質。若將心理教育融入到道德教育中進行,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可通過集體教育和個人教育等手段達到。其中班集體為學生的性格意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情境。通過集體教育,不僅可培養(yǎng)出關心集體、維護集體利益的集體主義性格特征,且其他許多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也能得到培養(yǎng)。

  (3)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擴大和延伸。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增加了學生獲得知識的信息渠道,且由于課外活動中獲得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因此比課堂中的書本知識更能吸引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課外活動提供大量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機會,有助于學生進行獨立探索和自我發(fā)現;課外活動中,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及藝術欣賞和創(chuàng)作活動,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那些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克服較多困難才能完成的活動,則可培養(yǎng)學生耐心、堅持、克制以及正視失、敢于戰(zhàn)勝困難等良好意志品質。通過形形式式的課外活動,為各有所長的學生提供了發(fā)揮的機會、挖掘了他們的內在潛能,增強了自信心。

  2、做好心理咨詢工作,開發(fā)潛能促成學生健康發(fā)展

  開設心理咨詢,是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排除心理障礙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F代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榮格曾說,心理咨詢不是能醫(yī)百病的靈丹和對幸福的許諾,而是啟發(fā)我們對人生苦難的堅韌無畏。所謂心理咨詢指的是幫助人們解決學習、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以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促進潛能的充分發(fā)展。

 。1)在接待學生心理咨詢中,我們遵循的原則

  平等尊重原則

  接受學生心理咨詢的過程,也是一個師生雙向交流,共同探討的過程。因此,我們咨詢老師一直堅持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給學生以充分尊重,這樣也容易縮小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消除對方的顧慮和拘束,使對方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服從真理,擇善而從,受到啟發(fā)。

  同感真誠原則

  在接待學生中,我們堅持同感真誠原則。態(tài)度和藹,推心置腹,給學生以親切感、實在感。充分理解對方,認真傾聽對方的訴說,讓對方把心中的感受、困惑、怒氣、憂愁等盡情抖露出來。師生之間心理上有了溝通,引起共鳴。這樣學生才能敞開心扉,將內心世界充分顯露出來,教師才能對癥下藥。

  保密原則

  學生到心理咨詢室去咨詢,常常把自己一些在其他場合不宜透露的事情或不宜暴露的矛盾說出來。咨詢老師堅持嚴格為其保密,告之決不會把任何事告訴組織和其他任何人。

  (2)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我們采取主要的步驟和方法

  迅速全面掌握情況

  教師在傾聽學生的訴說過程中,精力高度集中,要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信息中迅速全面掌握有關情況。主要包括對方的學習、生活、性格、愛好、家庭、社會交往等情況以及近期情緒、行為變化的原因,及時把握對方的思想、心理問題的焦點。

  輕松導入,循循善誘

  我們在掌握了學生的一些基本情況并制定了疏導方案后,首先表示理解和有同感,然后談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以形成初級心理接觸。然后循循善誘,幫助對方分析原因,化解矛盾,消除煩惱,調適情緒,制定對策。

  目標激勵,鼓勵進步

  對前來咨詢的學生,我們不僅是幫其化解矛盾,排憂解難,而且還要幫助他們設立適合自己實際的有利于使之盡快走出低谷的小小奮斗目標,并鼓勵其為實現近期目標而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己學習、生活的理想。

  挖掘潛能,開啟智慧

  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脖子上掛著兩個字“價值”,教師的責任是幫助每個學生發(fā)揮其最大潛能,幫助他們拼命地發(fā)揮長處,為他們提供一個有利于成長的“人際情景”,人的潛能就能激發(fā)出來。

  鞏固成果

  心理咨詢輔導最后一個階段,是鞏固談話的心理效應和成果。我們一般都是注意觀察對方的情緒,觀察其思想認識上的變化,并認真聽取對方的表態(tài)。恰當地提出希望要求。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還要求其過一段時間給我們一個“回音”。

  總之,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是配合心理健康教育、達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工作,是更好地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品質、開發(fā)心理潛能、協調心理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3、開展家庭心理輔導,將學生心理素質的構建與培養(yǎng)延伸到家庭中去。

  家庭環(huán)境中的諸多因素對孩子的心理素質都有深刻、持久的影響。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1)指導家長改進與子女的溝通方式    家庭成員的情感維系和家庭的氣氛融洽對溝通家長與子女的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親子溝通可以分享快樂、傾訴煩惱、表達愛心,能使子女保持心情愉悅,也可以配合學校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里困擾。

  (2)指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目前家庭教育有一些不良的傾向,如過分重視子女的學業(yè)成績,對子女的學習期望值過高,輕視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對孩子過度保護或放任自流等,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與學校協同一致,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指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創(chuàng)設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滿足孩子求知的欲望。父母閑暇活動也要提高格調和品位,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

 。4)對特殊家庭進行分類指導  我們將特殊家庭分離婚家庭、鬧離婚家庭、分居家庭、寄養(yǎng)家庭、罪犯家庭、殘疾人家庭、領養(yǎng)家庭、“新貴族”家庭、婚后重組家庭等,學校尤其重視這些家庭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并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指導。

  七、課題研究的啟示

  1、開展心理教育,明確目的至關重要

  學生心理問題主要是發(fā)展性問題。發(fā)展性問題是伴隨學生心理發(fā)展階段和交流范圍擴大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而非心理疾病。學校心理教育一要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二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三要開發(fā)學生心理潛能。使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tài)上自控、情感上自悅。學校心理教育應當把重點放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上,而不僅是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矯正,切不能把學校心理教育與心理治療、思想品德教育混為一談。

  2、開展心理教育,理論指導至關重要

  學生群體有其心理和行為群體特殊性。在類似的環(huán)境條件下,這種特殊性在個體上的表現程度仍有很大差異,這是個體感受和評價有差異,是認知不同的結果。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規(guī)范學生的外顯行為,使每一個學生的心理不同程度地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首要任務是要讓學生正確地進行認知。認識到心理教育的關鍵不是去排除誘發(fā)性事件或不良情緒行為,而在于改變個體的認知結構。所以,我們心理教育的出發(fā)點就在“認知”上,以艾利斯(AEliS)理性情緒理論為主要理論依據。

  3、開展心理教育,培訓教師至關重要

  一般認為,教師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許多學生的心理問題恰恰來自教師不適當的教育教學方法。開展心理教育的對象不僅僅是學生,更重要的是教師(及家長)。在教師中開展心理教育知識的培訓,關鍵的問題是轉變教育觀念,規(guī)范教育教學行為,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讓每一位教師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學生。所以,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是保證心理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

  4、開展心理教育,遵循原則至關重要

  教育有其自身規(guī)律。學校開展心理教育,應使心理原則與教育原則相融合,遵循幾項主要原則:一是發(fā)展性原則。必須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于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品質為宗旨。二是自我教育原則。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不能僅依靠教師傳授心理知識去實現,必須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依靠學生的自我感受、自我體驗,因而必須注重情景創(chuàng)設和行為訓練。三是合作性原則。心理教育不可能是一項孤立的教育活動,它需要與班主任工作及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與學科教育工作相結合,并且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聯系在一起,統(tǒng)一目標,互相配合。

[標簽:心理 高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