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考報考 > 院校大全 > 高考新聞 > 一場“真人秀”里的教育碰撞

一場“真人秀”里的教育碰撞

2015-08-21 09:09:24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中國教育報

  自8月初開播以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3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肪臀懔酥杏⑸鐣哪抗,其以近乎“真人秀”的表現(xiàn)形式,探討中英教育之間的差異,引發(fā)兩國民眾對中英教育的激烈討論。

  來自杭州外國語學校的鄒海連老師在給英國學生上數(shù)學課。(視頻截圖)

  該片展示了今年3月在英國博航特中學的一場教育實驗:5名中國教師給一個臨時組建的50人的初三班級上課,一個月后舉行測驗,在數(shù)學、科學、普通話3個科目上和由英國教師教授的班級比賽。

  北京時間8月19日凌晨,該片播出最后一集。片中顯示,在為期一個月的“教學實驗”后,中國教師所帶的班級,3個科目的測驗成績,均超過英國教師教授的班級。“全勝”代表了什么?漩渦之中,又該如何看待節(jié)目里中國教師的教學方式、英國學生們的課堂反應、師生之間的磨合與碰撞?

  全勝!分數(shù)代表不了什么!

  “這個結果符合基本認識,高強度的訓練對提高分數(shù)很有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排名第一梯隊除了芬蘭外都是東亞國家。”得知中國教師取得了分數(shù)上的勝利后,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作此評價。

  紀錄片最后一集顯示,在數(shù)學、科學、普通話3個科目上,中國教師班的平均分比其他班平均分均高出8分之上,其中數(shù)學科目差值最大,接近13分。

  取得好成績的英國學生在片中表現(xiàn)欣喜,獲得滿分的女孩分析自己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我的學習能力在這段期間絕對提高了,因為我沒怎么跟別人閑聊,一直在努力”。

  回到這場教育實驗的初衷,博航特中學校長尼爾·斯托爾邀請中國教師來英國上課,正是出于對中國學生取得好分數(shù)的好奇。紀錄片開頭,解釋這場“實驗”的初衷在于“在國際競賽名次表上,英國學校的數(shù)學排名很慘,落后于歐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尤其是中國”。

  在2009年與2012年PISA評估中,中國上海學生的閱讀、數(shù)學、科學3項評價均排首位;而在2012年PISA測試中,英國學生沒有任何科目進入前20名,其中數(shù)學成績排名第26。

  2014年2月,英國教育部副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率團訪問上海,回國后她在《每日電訊報》撰文表示,“英國的學校需要一堂中國課”。此后,英國派60名教師赴中國學習數(shù)學教法,并邀請60名中國數(shù)學教師到英國,上海的教輔資料《一課一練》也出口到英國。

  “中國學生是我們的學生在未來求職時將會遇到的競爭對手,中國正發(fā)生著變化。”尼爾·斯托爾在紀錄片中表示,他希望可以在這場實驗中了解中國教學法,并考慮是否能將其融入英國的課堂。

  在片中,中國教師采用了全班教學的方法,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對照按學生能力分組的小班教學。全班教學曾一度在英國流行,后逐漸被提倡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所取代。

  面對采用全班教學的班級成績高出一籌的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房莉杰認為,理解兩國的教育要從評價體系入手,中國教育是標準化、專業(yè)化的教育,而英國教育強調個性化教育,注重學生的差異,并不能把成績作為評價體系。

  “中國教師能取得分數(shù)勝利在于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和對應試的系統(tǒng)性訓練。”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熊永昌表示,我們應該正向地看待這場教育實驗,“它證明中國和世界的教育交流正在深入,相互理解,中國開始走出去,這是正向的。”

  “這更像一個真人秀節(jié)目”

  “在我看來,這更像一個真人秀節(jié)目。”英國維克特勒學校校長伊恩·穆林斯對這檔節(jié)目形式表示了疑慮,“它側重觀察一些在課堂上表現(xiàn)差的學生,采訪一些發(fā)表負面評論的學生,這些都是后期剪輯的效果。”

  紀錄片一開始就營造了濃烈的“硝煙”氣氛,“在漢普郡一個的寧靜村莊里,戰(zhàn)爭即將爆發(fā)”,“這是一個基于高壓學習和殘酷競爭的無情學習制度”。在前兩集中,學生和教師因為紀律產(chǎn)生沖突:學生上課講話被罰站,上課喝茶被老師警告……

  盡管英國廣播公司將節(jié)目定義為“設定場景的紀錄片”,但有輿論認為,該節(jié)目形態(tài)類似熒屏上常見的“真人秀”。

  熊永昌指出,紀錄片在前兩集中夸大和突出了矛盾與沖突,卻看不出太多中英教育的差異。他認為,沖突的課堂緣于制作方在背景設計上沒處理好,并且表現(xiàn)出與中國教育現(xiàn)實的脫節(jié):近10年來,中國的課程改革一直和世界同步進行,中國也逐步開始實行小班教學,不僅表現(xiàn)在班額的縮小,也體現(xiàn)在教學策略的調整。

  “前兩集的紀錄片展現(xiàn)了雙方對紀律和規(guī)則的分歧,似乎中國老師很嚴格,英國學生卻不太服從。”房莉杰表示,公眾從這個角度解讀中英的教育差異,其實是很大的誤區(qū),“就我在英國訪學所見,中英教育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中國的標準化、專業(yè)化教育和英國偏個性化教育之間的差異。中國講求獨立學習;英國則實行小組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英國依嶺中文學校校長黃珍理則肯定了該節(jié)目的正面影響,“媒體的效果是成功的,讓大家看到兩種不同教育體系的挑戰(zhàn),同時看到兩種教育體系的長短,給觀眾以思考”。黃珍理也強調,從一個月的教育實驗來判斷兩國教育之爭“太有限”,但可由此深入思考兩國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交流,而非簡單移植

  楊東平指出,雖然這個紀錄片并未完全展示真實的中國教學現(xiàn)場,但確實呈現(xiàn)了一些中英雙方在教育價值和文化觀念上的沖突。

  這種沖突在房莉杰看來,是中英文化中對“尊重”的不同理解造成的。“中國人傳統(tǒng)的尊重是‘權威尊重’,而英國人奉行的是‘主體尊重’。”她認為,正是其中的文化差異,導致了課堂上中國教師和英國學生關于紀律的矛盾。

  中英教育的文化差異在紀錄片中屢有呈現(xiàn),楊東平在接受中國教育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兩個國家對“競爭”概念的理解就不同,英國人理解不了基礎教育中中國式的排名、競爭。歐美國家禁止在基礎教育階段強調競爭,他們認為競爭是成人世界的事情,進行排名、競爭和學生的個人權利存在沖突。

  “中國的教育體系是與中國的文化融為一體的,對中國式教育方式的簡單移植能否成功,是否具有普遍意義都是值得懷疑的。我個人認為英國可以學習中國的教學技巧和方法,但不應該是整個教學模式的遷移。”楊東平說。

  英國名校長協(xié)會HMC主席克里斯·金表示,他并不認為這個紀錄片會給中英教育體系帶來太大的變化,但是在一些細節(jié)上或許會有一些借鑒。比如,會讓一些中國老師有所變化,減少追求整齊統(tǒng)一性,更偏向于個性化教學。對于英國教師而言,也許在此之后對學生的要求會更高,對于學生的期望也會變得更高。

  杭州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夏谷鳴表示,這個紀錄片啟示我們要反思自身教育,不要關注中式教育能否在英國落地,而是要看到其中所展現(xiàn)的中西方教育差異,借鑒英國教師在基礎教育中如何給學生自我和空間。

[標簽:高考新鮮事]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yè)解讀
    關注高考網(wǎng)官方服務號